第16章 蜗角之争
学率总是维持在百分之三十左右。为了一个个升学名额,加班加点地教学,一点也不亚于现在备战高考。许多高考前动员会上动员讲话,在小学就讲过。“距升学考试还有多少多少天”;“考不取初中只能回家种地”;“不认真学是考不好的,就有穿皮鞋和草鞋的区别”……诸如此类打气话软硬兼施,逼迫学生加班加点学习。
按第一次分工会议安排,程庸与高初飞带毕业班,就感到竞争压力。高初飞教数学,名言是:摸一摸学生还有没有气,如果有气还作一遍习题。他常用的教鞭上有一行字:棍棒下面出高分。每天下午放学后,毕业班总要将学生留下,多上一节课,直到夜色降临,许多学生打电筒回家。
那年程菊任教中心小学毕业班数学,意外怀孕,星期天偷偷流产,本应好好休息,星期一却早早来到班级。竞争到了惨烈的程度,严重摧残师生身心健康。
为了减轻激烈升学竞争给师生带来的压力,初中招生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果然,毕业班班主任年度会议上,谈到此话题。江涵秋在会上作说明:“我们经过商量,决定从明年起把招生名额按比例分到下面学校,这样可以减轻毕业班老师的压力,不过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还在酝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