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三十七章 路制

 自唐代以来为宰相回翔之地,入宋亦多用名臣,委以重寄。

    但是,宋制兵权不专付1人,故成都府利州路钤辖,有两钤辖为之副贰。

    这1点《朝野杂记》中说得很清楚,“兵马都钤辖,祖宗时不常置。成都大府也,帅臣第带兵马钤辖,而两武臣之为钤辖者与钧礼。熙宁茂夷之变,蔡仲远自渭入蜀,始以都钤辖为名。蔡下令两钤辖循阶,神 宗不乐,遂罢归”。

    至于梓州路钤辖司,由于“东川既非帅府,而钤辖须在遂州,故稍轻其权任,主者不一”,“转运使亦得通管”。

    至于两路钤辖司的治所,“益利路兵马钤辖,治于益州”,通观史籍,始终未见其变。

    而梓夔路钤辖司则随着川峡地区社会矛盾的变动而频频移司。

    唐、五代以来,梓、遂两州为东川重镇,而李顺、王均领导的两次旷日持久、声势浩大的起义和兵变,亦表明宋朝前期川峡地区社会矛盾的焦点在川峡腹地,因而神 宗元丰以前梓夔路钤辖司的始所一直在梓、遂两州间变动。

    熙宁以来,川峡地区腹地州郡社会矛盾相对缓和,而戎、泸州民族矛盾日益激化上升为主要矛盾。

    为了便于就近镇压戎、泸州夷人,梓夔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