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路制
比转运司路为小。
而在三路,则将河北分为大名府、高阳关、真定府、定州4帅司路,将河东分为并代、泽潞、石隰、麟府4帅司路,将陕西分为永兴军、秦凤、鄜延、环庆、泾原等5帅司路,如加上神 宗时增设的熙河路,则为6路。
因而,在三路,帅司路通常比转运司路为小。
另外,帅司路在川峡、三路地区常呈现两级制。
如河东经略安抚使,下辖并代等4帅司路。
河北,庆历、熙宁间,(1041年-1077年)“置河北四路安抚使,命知大名真定府、瀛定州者领之”。
而以贾昌朝183等判大名,兼河北安抚使,总领4帅司路。
康定、庆历间(1040年-1048年),陕西常置陕西经略安抚使,总领沿边4帅司路。
南宋时期,为抵御金、蒙的入侵,川峡又设四川安抚制置使,付予方面之权,总辖4安抚司路或5安抚司路兵马。
开禧年以后,常设两淮、京湖安抚制置使。
各领淮南东、西与京西南路、荆湖北路的兵马,权高位重、辖区之大,宋朝立国以来,未有其比。
可以说北宋前期,转运司于“一路之事,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