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螳臂当车
现像孔子这样的教条主义者,他以学习维护已经定形的《周礼》为己任。
而放弃继续从民间吸取智慧形成新的礼条,所以他是教条主义者。后来的孟子连孔子还不如,孟子只知道要行仁政,但是怎么行仁政他根本一窍不通。所以通读过《孟子》就知道,他每到一个国家都是呜啦呜啦说一大通自己的话,但是具体的施政方法他一条也说不出来,主要就是因为他没有认真地考查过当地情况。
国君听完只能告诉他你说的道理很好,可是我没有办法实行。
孟子就是个喷子,只不过当时没有网络跑着去全国各地喷人。
但是喷子在古时候也不受人尊重人家都叫“叟”,后来还人不脸地解释说“叟”是尊称。
后人都说孔孟之道,其实孔孟是有分歧的,我想孔子真能看见孟子的话,一定会背过身去一句话都不跟他说。
再后来的法家他们是要做详细调查研究的,但是他们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做调查和分析,所以法家的东西很容易以政令的形式出台。
先秦以前法家那些人去一个国家游说的时候,一开口他就能切中这个国家的要害,拿出可行的条款。
这也是秦朝由法家建立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