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十一章 直运之弊,三教论衡

返,那些漕船和水手真是辛苦,难怪书上说漕运加重了人民负担呢?

    而且,时间拖得这么长,在路上耽搁也要吃喝,这耗费也是相当巨大呀!

    徐齐霖感慨之余,提笔一算,这路上停留等待水涨水落的时间,竟要比行船的时间长。

    这是什么鬼呀?又不是后世节假日的高速路拥堵,至于这样吗?就没人考虑到这是个问题嘛?

    想了一会儿,徐齐霖再往下看,又发现了问题。原来江南船工不熟悉水情,行船于黄河汴河等河流时,常常要转雇河师水手。

    这不是重复花费吗?徐齐霖又皱起了眉头。

    这个材料虽然不错,但还不够详细,若是能列出漕船所经各段路程的详细花费,就能更直观地看出哪里需要改进了。

    当然,徐齐霖现在也能从中看出,为了避开三门峡岻柱山,从洛阳走三百里陆路运粮入陕州的花费是个大头。

    如果船只强行从砥柱而过,则船毁人亡的概率太高,损耗巨大。

    徐齐霖找来地图,认真在漕路上的几个关键地点做着标记,又在纸上写着自己找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想法。

    其实,即便不懂什么水情,不知道如何行船,不去实地考察,通过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