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直运之弊,三教论衡
徐齐霖也不掩饰,点了点头,说道:“王给事可有建议?”
王巽苦笑了一下,说道:“下官以为欲降低漕运花费,非开山铺路、凿石浚河不可,这财力、人力耗费,恐怕十分巨大。”
徐齐霖轻轻拍了拍桌上的材料,问道:“这上面可都写了?”
王巽摇头道:“下官未写,若徐丞想看,下官明日便能呈上。”
“先就明日呈给某看吧!”徐齐霖笑了笑,说道:“王给事熟悉漕政,某还要经常征询请教呢!嗯,你且下去把建议写出来。”
“是,下官告退。”王巽施礼已毕,转身离去。
徐齐霖看着王巽的背影,若有所思 地想了一会儿,方才打开文件,仔细阅看。
按照现在的漕政,输入关中的租庸调以江淮为主。因为江南地方大、气候适宜,人口也已与中原相差仿佛,又没有什么征战,物资较为丰富。
每年二月,漕运船只从扬州入斗门,开始漕运之旅。四月,漕船渡淮入汴,常常因为水浅,到六七月才到达河口;这时河水上涨,又要等到八九月水落才上河入洛……
漕运很苦啊,看着这时间线,徐齐霖不由得发出感叹。大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时间,才能得以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