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2016临场文献》
干的学生,动不动就是谈中国、谈世界,一言而概,一概而论,仿佛写作的人都经历了千山万水生老病死参悟透了五行三界,仿佛材料互通一致中都隐藏着处事精明的头脑、做人大义凛然的玄机,仿佛一篇湊出800字的文章能惊世骇俗,把深陷泥潭中穷困的人彻彻底底的打捞拉扯出来。其实都不是什么玩意,全都是不一而足的不经之谈,全都是毫无细节的狗屁大话文章,局外人就是看闲事说闲话的轻松。身为作者的学生都习惯了说瞎话,身为读者的老师完全就是瞄一眼就草率断定给了分数,只要字体好的,有“这是不可取的”“我觉得”“我认为”“我们应该”等关键词的统统都是考场佳作,果真不二的浅式阅读,批卷老师真是世界上最快捷的式的阅读机器,这根本就是不负责不尊重。但如果我是语文老师我也会这么阅读的,因为完全学不到也感悟不到什么东西,除了他们画大饼吹牛皮的功力,这也实在修炼到了一定火候了。
写临场作文必须用典,但不是只有足够经典才能派上用场,我这个人从不记得什么经典,所以往往能编出经典,因为只要胡诌就行了,比如我诌一个美国著名科学家赫斯巴鲁斯,曾经怎么怎么着,后来怎么怎么着。
而且本来300字就能澄清的立意内涵,非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