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开蒙
此时的小学当然与后世不同,主要的任务便是读书识字,为将来的深造打好基础。
简单说就是:释音、释形、释义。
进入学馆的第三天,张韬便搞清楚了整个小学时代的的课程。
从八岁到十五岁,可以算作七年制。在这七年里,基本的课程便是“汉三苍”、《凡将篇》与《急就篇》。
所谓“汉三苍”,乃是由“秦三苍”发展转化而来,为蒙学的核心课程。
华族自古便重视教育,相传早在周宣王时期,当时的太史籀(zhou)便以大篆写就《史籀篇》,四字一句,编成韵语,以教蒙童。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在《史籀篇》的基础上,由丞相李斯写成《仓颉篇》七章、中车府令赵高写成《爰(yuán)历篇》六章,太史令胡毋敬写成《博学篇》七章。这三篇二十章文字,后人称之为“秦三苍”。
西汉初年,典籍大多毁于秦火,“秦三苍”作为开蒙读物由于众口传颂,得以保存下来。便有乡闾老叟合“秦三苍”为一篇,仍名《仓颉篇》。
《仓颉篇》中,断六十字为一章,共五十五章,合计三千三百字。
前汉平帝年间,为了扩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