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庐山师遇
之冥苻,是不是多少还有点儿归梵之元的影子呢?”
“慧能哪,解牛至‘游刃有余’,斫轮达‘得心应手’,有人很快就能臻于此境,有人终老也不得入门,那道不可言,古今中外固然一理,但不管如何,一切总还是有一过程的吧?或也正因为如此,道生大师又为顿悟成佛设下了前提和条件:‘真则无差,悟岂容易’?‘悟不自生,必籍渐信’。认为十地之内,无悟可言,之后才能与佛的境界相契而豁然究竟。
慧能哪,如从这个角度来看,那所谓顿悟成佛,是不是仍落历劫渐修了呢?若言其中有什么不同,是不是只在强调佛境的不可分割而已?或许正因为如此,道生大师才说人之得佛,不可能是今日得一点儿,明日得一点儿,而是在人功课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要么豁然顿达佛之同境,要么功夫不到,终是隔了一层。此中佛佛一体,万佛归一之冥苻如你所言,还真有点儿归梵之元的影子了。可人人成佛,又非人人能及,那顿悟成佛,常人又难达顿悟之地了吧?此与‘见解名悟’,‘慧解为本’,更人皆能佛,是不是不仅叫人可望而不可及,且实质又有些矛盾了呢?”
此时圆梦和尚不但是在向慧能尽可能完整介绍道生大师的“顿悟成佛”之说,与之一起全力开掘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