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学之一字C
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
即是说:
同样为人,有人于仁生而自知且以为己任并于一切必不违仁;
有人能自觉效法先贤笃学以悟‘仁者人也’,当然深知人而应仁;
有人面对自身困境和社会乱象,不得不反思反省并于学中觉悟人不能不仁;
但更多的小民百姓,即夫子所谓的小人们于此不仅麻木不仁,甚至还多会于不学之中自甘人格沉沦而渐远渐失内里的几希。
所以,在夫子那里,人是否觉悟固有之仁而为仁,反过来又成了划分、证明人上中下三品的重要标准了。
当然了,夫子也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更言‘人皆可为尧舜’,但实则打心里却是深深叹息: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乎?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救世之道,小人们是不可指靠的,只有当政及士君子才是社会改良,世风改变的真正力量,小人们只仁人志士仁心仁术的受益者而已。
至此,你或许要问,那夫子‘有教无类’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其实,夫子早就明明白白告诉你了,‘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