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能咋地
这种状况有了改变。
漏壶也分为很多种,听刘黻的描述,他基本可以确认陈普‘发明’的漏壶应是一种通过观测容器内的水漏泄减少情况来计量时间,叫作泄水型漏壶,也称沉箭漏。单只泄水型或受水型漏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水流速度与壶水的多少有关,单只漏壶随著壶水的减少,流水速度也在变慢,这样直接影响到计时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后来人们想到在漏水壶另加一只漏水壶,用面流出的水来补充下面壶的水量,可以提高下面壶流水的稳定性。发明增加补给壶的办法之后,人们自然会想到可以在补给壶之再加补给壶,形成多级漏壶。但据赵昺所知补给壶的使用大概始于西汉末东汉初。起码东汉的张衡已使用两只壶,即一只漏壶和一只补给壶;晋代出现了三只一套的出水壶。
唐初的吕才设计了四只一套的漏壶,基本形式是由大小不等的四只铜壶组成,依次安放于阶梯式座架之。各壶皆有铜盖,第一、二、三壶下端均装有龙头,龙口滴水,依次滴注储入受水壶,受水壶的铜盖央,插铜尺一把,尺刻有十二时辰,自下而为子至亥时。又铜尺前插放一木制浮箭,下为浮舟,随着水位提高浮箭逐渐升,显示时刻,所以又称“刻漏”。
宋朝之后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