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们什么都不缺,就缺个方式方法
因为还有国家级的定向融资,低息贷款,甚或无抵押贷款因素呢。
国有银行,国家贷款,那定向是会定到国企,还是定到民营呢?
所以,国有基建企业即便是竞标价格高于民企,也没关系,落锤还是国企胜,因为有融资与贷款加成。
而且,国外政府级项目与项目总包方,更信赖的是有国家背书的国企,为避免工期变更,质量,资金周转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即便中国民营基建公司的竞标价更低,也不会选择民营。
这就是体制对国企的加成作用,即便在海外依然如此。
成本亿美元的基建工程,国企竞标价格才亿美元,这不是找亏损么?
不是的,因为账不是这么算的,在国企账面中是亏损不假,但中国赔不了。
让国企盈利就是为了上缴利税,只要利税的账是盈,中国就赢。
这又是中国特色的体制原因了,因为只有中国能这么搞,因为利税会被国家吸收,而美欧的私有公司由于体制原因,就没法这么搞。
这个财务账是怎么算的呢?是以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角度来算的。
海外亿美元的工程,国企竞标亿美元看似账面亏了亿美元,但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