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们什么都不缺,就缺个方式方法

都看不起,想带我们一程,以带头大哥自居,也说得过去。”

    “说的过去?这工程做下来就没利润。”

    电建董事长晏雄嘟囔了一句,他是想把工程接了,可对工程项目承包价格开价之低,仍是颇为不豫,“这还是原材料与人工不涨的情况下。”

    何一峰与郝运闻之彼此看了眼,相视一笑。

    晏雄毕竟是管企业的,没在国家计划部门工作过,缺乏宏观视角,算的了小账算不了总账。

    正如国内卖块一条的中华,缺外汇的时候,在国外美元就可以卖。

    那么,在海外成本都要亿美元的工程,竞标的时候,国有大型基建企业为何会以亿美元竞标呢?

    海外亿美元成本的基建工程,外国公司竞标价格一定高于亿美元,国企的亿美元开价还不是最低的,中国民营企业会开到.亿美元。

    一般最终得标的大概率就是国有大型基建企业。

    这是有原因的,什么原因呢?体制原因。

    首先,国企与中国民营开价比外国公司低的多,排除法就把外国公司排除出去了。

    在剩下的中国国企与中国民企的竞争中,明明民企开价更低,海外项目为何会落入国企手中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