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四九四、寻其足迹

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这个大体是从天人合一的立场出,深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的“道”,以之为宗极,而明修身治政等人道。

    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之本源即自然。让人想到“顺其自然”一词却是合乎“道”之根本。

    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 ,而为天地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道之理则贯穿于万有,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根本之规律。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圣人体道之无,法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

    好一个无为而治!山丹内心之理解恰恰相反:无为其实是万千个有为之后的升华,难道不是吗?

    可惜顾海平已不在,没有人能跟她谈经论道了。

    “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