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嬉笑怒骂往往因为适度的夸张与浓缩而更加引人入胜,却又让我觉得少了些现实的亲近。在我看来,现实才是最令人亲近的,或温情脉脉或残酷无情,却是最客观公正任何人都必须正视而无法逃避的东西。
强健体魄的一无所有应该也算得上一种资源,因为人除了维持生计外,毕竟还有精神。古语说,适者生存。又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便是人不可或缺的因经历而存在的意志力。
这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我瑟瑟卷缩于一已经有些年份的茅屋。
这茅屋要么是父母遗传的,要么是大队安排的。那个年月,虽然都是穷,却也平均,大队不可能任由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居无定所,尽管略显简陋了些。
里面肯定象除了少数大队干部之外绝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取暖设备,说来也怪,同样的甚至明显多于现在的耕地数量的耕地,那年月竟连生火做饭的草也少得可怜。
除了科技的因素,关键的还是人,大家都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却又把无论耕种还是收获时的应付差事当成能事,偶尔地出现过的认真负责的几位除了年终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之外,并不会因为先进而比别人多收获多少东西,而且会因此遭到大家“痴傻”之类的讥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