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4、5、6
不满留在心里,没有人说反对的话,即是说也会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毕竟还有机会让你去争,只要还有一丝机会,人就不会绝望。
能够看得出来,那一段,他在尽力地放纵这种猜测,尽管他一向反对这种毫无根据的猜测,说猜测对工作有百害而无一利。当然,话又说回来了,也有素质的问题,毕竟都是受党教育过多年的乡镇领导干部。虽如此,待传言逐步明朗起来的时候,人们也包括我在内不得不开始认真地考虑自己的处境。
为此,我曾做过这样的分析:由于乡与邻乡也就是书记第一次下乡调研乡书记因为汇报出错急哭了的那个乡有着相同的产业特点,所以两个乡的合并是必然的,传言也证实了这一点。
有了这样的判断,对比就有了方向:从规模上看,邻乡村庄多,人口却少,所以村庄规模多小,规模小,经济自要劣于乡;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是位置,如果两个乡合并,邻乡更居于中间的位置,乡并邻乡也是必然的;这也不是我太过关心的问题,关键在于领导人的安排,据说要自两乡择其一,于是便又有了对比:
首先,我在年龄上小于邻乡的书记,虽然他也不大,也就是四十刚出头的年龄;其次,其格局必然要两乡各出镇长、书记一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