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3、4
,即使你不主动召集,他们也会推举村里在酒上最有说服力的三位去主动找你。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倒并不单纯为了酒,主要想测试一下开喝者的酒量,以免在日后的酒场里失了礼数。因为只要在没宣布开喝之前,无论你参加如何宏大的酒场,人家都不会劝你酒。一旦开喝便要按开喝者的量劝酒,不足或者过量,都将被视为招待不周,主人通常要追究一般由善酒者担任的负责酒宴者也叫做“酒头”的责任,最常见的做法便是由“酒头”自罚一桌,以弥补对于客人招待不周的过失,而且在自罚的桌上,“酒头”必须开怀畅饮,直至烂醉如泥为止。
这样的做法虽有些不近人情,但自古以来便是这样的规矩,任谁也无法撼动。由于决定必定是主人做出的,吃了喝了人家的便嘴短,遇有罚酒,“酒头”是不得推辞或借故逃避的,而且必须对重又到场的客人笑脸相迎,转着圈子逐一作揖赔不是。否则必定要重罚,最严重的,主人往往要领着老婆孩子到“酒头”家连吃三天。
在我们那个地方,酒与饶两个字不仅在组词时紧密地连在一起,现实生活中也是饶随酒走,讲究大酒大饶,一桌酒席办下来起码要耗掉一亩麦地的收入。既是善酒者,便不能推脱“酒头”的差使,又要经常面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