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3、4
的一门例行功课。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中午或晚上,后来连早晨也是非喝不可了。
渐渐地我便发现,我父亲喝酒确有不少讲究:首先,或许是贪图便宜的缘故,他从不计论酒的优劣,只要能够称得上酒的东西便能对付。
其次,由于喝两杯太少,他从不过多地关注酒饶,一根咸菜丝几颗花生米就能喝酒,更多的时候则是酒前酒中不吃东西,他说那样会坏了酒的味道。
其三,非得用秀才老祖留下的“马眼杯”,否则便无法下酒。我父亲说,这就叫做品味,人还是有一点品味好。
其四,喜欢独斟独饮,从不与人边饮边高谈阔论,饮后必眯着眼,沉思着,回味着,幸福感常常会与之俱来,充盈着,轻飘飘的欲死欲仙。我父亲坚持认为,人多便会伤了酒气,没有酒气便如同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岂不白白浪费?浪费本身就叫失了品味,失了品味是做人做事的大忌。
他之所以会有如此稀奇古怪的念头,据说因为这样一个故事:那是在他开始试着喝两口儿之后,村里几位善喝的人颇觉新鲜,便欲找他一试深浅。
村里历来就有劝酒不劝饭的传统,一个人若要开喝,必要事先举办一个类似于仪式的聚会,遍邀村里善喝的人一展风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