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占卜与预言
在古老的东方,曾经存在一种名为“测字”的占卜法。
寻求占卜的人写下一个字或者按照特定顺序排列的几个字,然后请卦师进行解读。
这种方法本身就建立在中华地区“文字崇拜”的传统之上的。
传说仓颉造字之时,“天雨粟,鬼夜哭”,便是反应古代先民对“文字”的信仰与敬畏。
在这个区域里,“文字”被认为是神 造、天授的东西,当仓颉创造了人类的文字时,鬼神 就不再享有垄断“天机”的大权。
“文字”之中既然有“天机”,那么就自然可以“被解读”了。
做测字的算命现实就是干这一行的。
当然,在概率论还固若金汤的古代,所有的算命术本质上就是察言观色的博弈。
“测字”本身更是“语焉不详的预言几乎必定应验”的典范——因为只有一个或几个汉字,测字者可以通过增减笔画、拆解文字等多种方法随意解读。
不管怎么解,总会有一款适合那些问前程的人。
而“言灵信仰”也是类似的。
用更白话一点的方式来说,所谓的“言灵信仰”,就是“语言崇拜”。
这种崇拜广泛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