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三十二章 八珍菜的由来

颖,我看了好几遍,对其中的一些内容还记忆犹新。

    按照老师的论述,这八珍菜只是一种广义上的菜谱。

    早在远古时代的《周礼.天官》中就己经有了记载:“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乐侑食……。”书中所说的“珍用八物”,估计就是原始的食谱或是八种不同的烹调法。

    而后,在汉代郑玄的《礼记·内侧》书中也出现了:“珍,谓: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捣珍、渍、熬、肝膋等,讲的就是在当时称得上珍食的八种烹饪方法,被后人定为“周代八珍”。

    到了三国之后,史书中就出现了完整的“八珍”称法。

    在《三国志·魏·卫觊传》中有“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的讲究了,但还没有说明具体的“八珍”指的是什么。

    在唐代诗人杜甫的《丽人行》中写下了:“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诗中所说的“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被推断为“炙驼峰”和“蒸白鱼”,亦自此有将山货和水产列入“八珍”的先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