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路制
基本上仍在荆南。
景定元年(1260年),移至鄂州。
咸淳七年,再返回荆南,直至宋亡。
四川安抚制置使于绍兴十八年复置后,与宣抚使或互置,或并置,直至宋亡。
其间变动达10余次之多,其治所一般设在成都。
嘉定二年以后,由于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往往移至兴元府、利州,甚至一度置于沔州。
淳祐二年以后,成都沦陷,川西残破,制置司东移至重庆府,直至宋亡,这是第4阶段。
这一阶段安抚制置使设置时间最长,达70年之久,发展也最充分。
在这一阶段里,在北面主战场,逐渐形成了四川、京湖、两淮三大战区,宋亦相应地设置了三大安抚制置司。
在西南方面,为了抵挡来自云南的蒙古军的攻击,增强防务,宝祐五年(1257年),任命湖南安抚使李曾伯兼任广南制置使,移司静江府,统辖两广、湖南的军政事宜。
在理宗中期以后,为了统一防务、联络声援,往往诸战区实行统一指挥。
或以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沿江制置使兼淮西制置使。
或以京湖制置使兼四川、两淮军政事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