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珍馐山味
华国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李翠南指明,“野味未必富含营养”在营养学界早已达成共识。
据介绍,从茹毛饮血到吃熟食,在如何有效摄取营养、更美味地享用食物方面,我们的祖先其实动了不少脑筋。
像鸡鸭鹅、猪牛羊等原来都是野生动物,后来被圈养变成家禽、家畜,都是经历了一个品类选择、优胜劣汰、物种进化的过程。
单从口感上看,野味虽然稀奇古怪却不一定如想像中美味,如野猪的肌肉纤维明显比家猪粗且不易消化;而狍子、竹鼠、鳄鱼肉等,在烹饪中一般都需要添加很多佐料才能去除腥臊味。
一边是对白酒里塑化剂的穷追不舍,众人质疑食品安全如何保障?
一边却是猎杀候鸟屡禁不止,越冬的候鸟成了贪婪的饕餮者桌上盛宴,此时食者不再关心“禽流感”的出处;一边是恐慌“吃猪肉等于自杀”、“速成鸡”的激素含量,一边却是公务消费定点商家里热闹的对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舌尖消费,此时餐桌上也无人问津野味是否经过安全检疫。
据报道,去年秋天以来,在大华国华南罗霄山脉“千年鸟道”中,有一批候鸟被人捕杀;
在大华国天京北大港,大华国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部分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