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一色压万彩
的图案,有些立体感。再有,慈禧在50岁、60岁、70岁大寿的时候,都大量烧造赏赐用瓷。史料记载,慈禧太后50大寿的时候费银15000两,60大寿的时候费银121100两,70大寿的时候费银38500两。
中国历史上的收藏热,同光中兴到民国时期是第四次。这一次跟此前的三次有所不同,前三次都是内需,这次是外需。由于西方列强进入中国,大量吸走中国的瓷器,用各种方法使中国瓷器流向国外。我们今天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看到的中国瓷器,大部分都是从这个时期流出去的。由于这次收藏热,大量仿品出现。这时仿品的目的就是欺世,跟乾隆时期完全不同。乾隆的摹古是要证明自己的能力,清末的仿古则是要牟利,为了欺世。大批西方人涌入中国,他们无法判定瓷器是哪个年代的,都是凭感觉买东西。那时候也没人教课,也没有《百家讲坛》,没有人教怎么鉴定。
那么,西方人最喜欢什么啊?“刀马人“。我讲康熙时说过,所以晚清仿了大量的“刀马人“。西方人不是喜欢吗,给他找个老的太麻烦,画一个多容易啊,得了,现画一个卖给他吧。于是当时大量仿品都流向了欧洲。我就见过一个朋友买了这么一个青花大瓶,他跟我说:“我这是去欧洲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