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一色压万彩
时的青花瓷已经彻底不讲艺术性了,就是按照定式去生产,日用瓷与艺术瓷的区别不大。比较一下,雍正、乾隆时期,日用瓷就是日用瓷,艺术瓷就是艺术瓷,很明确。同光时期就都一块儿用了,画的图案都差不多。但当时有一个重要的瓷器背景:粉彩的数量上来了,粉彩跟青花平分天下。我在讲元青花的时候说过,惟一可能撼动青花地位的就是粉彩。在晚清同治、光绪的时候,粉彩就对青花发起了挑战。这是整个市场的一个局面。清朝有四个皇帝在紫禁城办的大婚,同治、光绪都是。光绪大婚的时候,提前做了很多准备。这时定烧的大婚专用瓷器,大部分都是粉彩,说明粉彩当时的社会地位比青花高。这时景德镇御窑厂也大量烧造青花祭器,为东、西两陵做准备。我们都知道,清代的皇家陵寝是清东陵、清西陵,当时陵寝中需要大量随葬品,比如青花大缸等等,所以当时政府下令大量烧造。
同光时期还有一类比较精美的官窑青花瓷器,比如“体和殿制“。体和殿,是慈禧太后住在储秀宫时用膳的地方,所以“体和殿制“的瓷器说起来都是她的餐具和日用器。慈禧太后当时要求自己用的瓷器,都要署上自己曾经住过的殿堂名,比如还有“储秀宫制“的瓷器。这些瓷器上引用了一些外来的带有点儿洋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