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四章 玻璃和镜子

    徐齐霖点了点头,说道:“工作已经安排妥当,造船建仓正在抓紧进行,各地官府也已协调完毕,预计明年漕运开始前,应能全部完成。”

    对于漕运,徐齐霖改革的只是流程,并没有涉及到技术上的大变。沿途的地方官府也对漕运有经验,再加上徐齐霖手握圣旨,谁敢不配合?

    李四胖点头称赞道:“此乃利国利民的大功一件,不说别的,只是解决三门砥柱之险,现从洛阳已运至长安的粮食便有五十万石。”

    唐代漕运高峰时,每年的运量在两百至三百万石之间。按照李四胖所说的数量,现在已经达到了最高峰时的平均水平。

    当然,这得益于从洛阳运粮,而不是整个漕运的过程。如果要从扬州至长安长途运输,光时间就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有投机取巧的嫌疑,但这段漕路的运费和损耗确实是大大降低。通过集中船只,机械装卸,运量和效率也是大大增加。

    而洛阳仓库中粮食堆积如山,只要能又快又省地运进关中,朝廷就满意,李二陛下就高兴。

    “孤虽从陆路来的洛阳,可也前往三门砥柱去看了一番。”李治笑着说道:“运输、装卸、吊运,皆独具慧心,可谓是又快又好,令人赞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