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章 小昭的热情招待

应的问题,也一直是唐朝政府重要的研究课题。

    不过,尽管采取了许多措施,漕运成本仍然很高。晚唐李骈任度支时,每石米的运费依然维持在七百文钱。

    而此时京城市场上的米价,每斗(十斗为一石)才四十文钱。因此,李骈主张不再从江淮运粮进京,改为交钱,每石米折算为七百文钱,然后朝廷拿钱直接到京城市场上采购粮食入官仓。

    李骈的这个主张从理论上讲应该是正确的。朝廷不再从江淮运粮进京,改为从京城采购官粮,把贩运粮食的事情交给民间商人去做,还真有点市场经济的味道。

    如果这项改革如果搞成功的话,不仅可以解决长期困扰朝廷上下的漕运问题,而且可以促进粮食市场的繁荣,甚至可以促进资本主义萌芽。

    但问题是,中国古代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形成一个以民间商人为主体的粮食调剂市场。

    也就是说,当时的政治体制与李骈构想的粮食改革政策根本不配套。所以,李骈的改革方案一出台,便遭到了时任丞郎的王铎的质疑。

    王铎认为如果官粮从京城市场上采购,将会导致京城的粮食供应紧张,价格大涨。而从江淮运粮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