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巍山书院
工头,当然不需要学习。但显然赵诚不想在这地方待太久。
在后世投资教育性价比一般,只能算还行,哪怕进了清华北大也就那样。
但在一些时期投资教育性价比超高,譬如改革开放初期,二十几岁副县长起步的很多,后世赵诚的奶奶“中医二本”在乡卫生所干到二十七岁时,鉴于在乡里给人看病人缘非常好,直接县人大主任起步问你怕不怕,五年后调入地委副专员职位接力。
客观评价的话奶奶水平实在烂,除了不得罪人外恐怕刘都头的水平都高她一些。
又客观的说在大宋投资教育的性价比,还大幅高于后世改开初期。
怀着奸商的心思 ,赵诚去了另外的讲堂,没有进去,既然是旁听只能在窗边观摩。
避开张纪?的讲堂是因为她太出色太热门,有李建由那样的人趋之若鹜围在他身边,李建由他爹也太牛逼,赵诚暂时没兴趣和这些人互动,那容易惹事。
心有所思 间,学子云集,先生未到前一片吵闹,三五成群,舞文弄墨的场面倒也好笑。
有近一半老司机在讨论翠云楼五号“技师”如何了得,对了,这在大宋不叫老司机也不丢脸,他们的文化管这叫才子风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