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三代之中,曾经有两代人任刺史、太守或者二千石官(汉时标准)。
那么相对于著姓的“小姓”(三流士族)是什么?
其定义大概是县级大姓、地方豪族,父祖辈曾任州郡掾属或千石以下官吏者,亦或是父祖辈之一曾有人任刺史、太守或者二千石官者。
如果祖辈都无人当官,那么此人家族归属于平民阶层,若是颇有田产,最多算庶族。
简而言之,家族的“含官量”高低,是士族、庶族的区别,虽然两者都是地主阶层,却因为“含官量”不同,社会等级不同。
一旦某个士族接连两三代人都出不了当大官的,家道中落必成定局。
宇文温知道一个例子,那就是晋时的琅琊诸葛氏。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朝廷,其信任的佐官诸葛恢(诸葛恢的姑姑是司马睿的祖母)得重用,被时人称为“中兴三明”。
在众多南渡士族之中,琅琊诸葛氏和琅琊王氏并称“王葛”,是一流士族。
当时,出身陈郡谢氏的谢裒,为儿子向诸葛恢求亲,被诸葛恢拒绝,虽然言辞委婉,但诸葛恢明显看不上谢氏(你们陈郡谢氏的门第那么差,还想娶我女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