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虚君制
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一直是人们美好的理想。但是经过数百年来皇帝与士大夫争权的历史来看,这样美好的理想并不现实。
由于皇帝不受法律约束,士大夫对暴君、昏君毫无办法。而所有君主都不肯被人分享权力,因此,数百年来皇权与相权相互争夺,成为了历史的主流。
东汉历史上桓帝诛权臣梁冀,是皇权战胜相权的一战,到汉末袁绍等人诛杀宦官,又是相权(袁隗时任太傅)战胜皇权的一战,此后董卓专政,曹操挟天子,都是相权战胜皇权的案例。
皇权与相权反复争斗,导致国家陷于动荡之中。那么架空君主的虚君制,就是最好的选择。毕竟,权力掌握在君主一人手中,不如掌握在广大士大夫手中安全。
但士大夫治理天下,也有权臣专政的毛病。比如袁耀提到的曹操杀边让的事例,就引起了士人阶层的普遍共鸣,这也是曹操普遍被人诟病的一件事情。
如果不架空诸侯的权力,虚君制只能避免一个皇帝专政,却不能阻止众多个小皇帝专政。
只有设立议会,通过选举任免、分权制衡的方式,才能避免政府长官权力过大。士子们逐渐认识到,由数十名士人组成的议会掌握权力,远比由一个牧守掌握权力更加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