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偏科的代价
爱霖沉思 有倾,把整篇文章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感觉没有问题了,拿起笔,在试卷上写下了题目:“仓廪实应知礼节,衣食足应知荣辱”。
虽然只是把原文中的“而”字,改为“应”字,但意思 已经大变,在肯定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同时,强调了意识的反作用。
“管子曾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即粮仓丰足,衣食充足之人,自然就知礼节,识荣辱。初初一看,似极有道理,试想,忍饥挨饿,衣不蔽体之人,何来礼节可讲,哪来荣辱可知?但细细一品,却不尽然。”
写到这里,爱霖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古代的,举的是为富不仁者欺压良善,现代的,举的是某地一大家族子弟,仗势强奸数女,终被枪决的例子。
最后,他是这样收尾的:“综上例证可知,仓禀实未必知礼节,衣食足未必知荣辱,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官府当加强精神 文明建设,个人当强化个人道德修养,方能使知礼节荣辱蔚然成风。故,后生小子斗胆将前辈先生的名言改一字——‘仓禀实应知礼节,衣食足应知荣辱。’”
文章到此,戛然而止……。
陈老师背着手,慢慢地巡查着考场纪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