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三章 上梁不正,下梁歪

悉叛逃大隋,为大隋所擒杀。但始毕可汗知道事实真相,从此不再向隋朝朝贡。

    以上就是裴矩辉煌的前半生,可谓是功勋彪炳,史称“交通中西,功比张骞”。

    但自从雁门之围后,大隋帝国内忧外患,隋炀帝也在这一役中吓破了胆,不仅没有封赏全国各地来援的勤王军,而且从此再无征伐救亡之心,更加的骄奢淫逸,破罐子破摔,从而一步步走向灭亡。

    其中,裴矩也曾屡次进谏忠言,但却不为隋炀帝所纳,反降罪于裴矩。加上当时朝野上下已经是乌烟瘴气,裴矩慢慢也变成了一个只会逢迎取悦,不敢有所谏诤的“墙头草”。

    想到这,杨广感叹到,封建帝国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君王本身是否贤明,君王与臣子的关系就好像计时的标杆,臣子是影子,标杆移动,影子就会跟着移动,正所谓上行下效也!

    杨广暗暗告诫自己千万不能步了前身的前车之鉴,虞世基、裴蕴、裴矩都是有大才的臣子,早年的作风也是值得称赞的,但就是因为前身骄奢淫逸、独断专行、不纳忠言,好听谗言媚语而恶诤诤谏言,最后只得加入清一色的“墙头草”大军。上意怎么吹,咱就怎么倒。

    所以,杨广觉得,对待文臣和驾驭武将是不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