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章混不吝的徐公子

这些新词大多来自江南文风鼎盛的地方,名士崛起,也靠这些伶人来唱,唱遍大江南北了,这词作之人,自然也就成了名士。

    茶楼的台子并不大,唱曲说书,或者有人表演一些其他的节目,比如口技之类,都在那小台子上。

    台上坐了一个少女,长得并不美艳,手中抱着的琵琶,也显得有些破旧,弹奏出来的乐音之声,音调倒是不差。

    徐秀才也认识这少女,这个少女在这茶楼已经唱了两年了,从十二岁唱到十四岁,本还有个拉二胡的老汉作伴,老汉平常也唱一些戏文上的小调。今日倒是不见老汉在旁。

    “今日奴家唱一曲昨夜新学的词牌,《声声慢》,乃是江宁府名士杨毅、杨立新最近新填的词作,江南画舫上的花魁近来都唱此词,奴家献丑,还望诸位海涵。”少女早已习惯了这般唱曲卖艺的场合,已然驾轻就熟,丝毫不怯场。

    徐秀才嗑着瓜子,抬头看了看,随即又低头去寻果脯来吃。倒是云书桓支起耳朵,满脸期待。

    词曲自然在唱,徐秀才便是听得杨毅的名字,就兴趣缺缺。江南名士不少,徐秀才看得上的人倒是不多,比如吴彦、吴伯言。词作大开大合,潇洒恣意,写出的词有读李白的诗一样的感觉。徐秀才便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