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六章 新想法

    在贞观年间如何搞“科研”,其实李元嘉早就想清楚了。

    关键之处,无非三点。

    一是有这个想法,这一点无疑是先决条件。

    千万不要以为这一点很容易,虽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让后世敬仰的科学家,除了四大发明之外也有无数影响世界的成果,但是别忘了,那可是用几千年沉淀下来的!

    而且每一项技术的进步,几乎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毕竟在一个官府工匠都被叫做“丁奴”、“官奴”或者“户奴”,唐太宗亲口说“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等话的朝代,你指望老爷们花钱去改进技术不现实,指望着工匠们自己主动为主人们谋福利更是不可能。而那些民营小企业家们,想要这样做却大多缺乏技术、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也很难成什么气候。

    不然一个曲辕犁什么的,还需要李元嘉总想着什么时候合适拿出来?

    第二个的话,就是要有正确的方法,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古代技术的改进要么就是靠蛮长时间的积累,要么就是靠一两个天才人物的灵光一闪,不可能形成有组织、有规模、有计划的“科研行为”。事实上哪怕到了千年后西方的工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