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花溪板凳龙
迎灯,以致谢忱,谓之“谢娘家”。各地龙灯进村,主村龙灯若未出村,须到村口迎接,谓“接客”。原怀德乡一带还盛行到下城隍庙“朝灯”,各村龙灯按顺序进出,祈求来年平安。
十六夜,龙灯出迎野外,挂山岗,转田埂,绕溪流、圈池塘,以此驱逐瘟神,风调雨顺,熟熟丰稔。一直迎到四更,龙灯回灯,于开阔处狂奔乱舞、拼力拉扯,称为“冲灯”“抽灯”,以拉龙头落地为吉利,即以“及地”讨“及第”之彩。因此俗常伤及迎灯者,故现已废除。
冲灯完毕后就散灯。桥灯散尽,撕去龙头上装饰。拆掉龙骨竹篾,将棉纸竹篾点火焚烧。俗称“敞灯”“送龙上天”。有的村落无此俗,而以保持龙头与龙灯完好无损为大吉。迎毕要把龙头藏于厅堂内。龙头上的彩灯送于村中新婚夫妇,谓之“送灯”,祝福他们早生贵子。
旧时,花溪人迎龙灯,如果遇上当年有闰月,就要多迎一两夜,称为“迎闰月灯”;若遇到甲子年,则谓甲子重开,非常难得,则要多迎数夜,称作“迎甲子灯”。
除了迎龙灯,花溪人在元宵节还有一个保留节目——拉兔子灯!
小时候过完年就盼着正月十五,因为,可以拉兔子灯啊!
小时候的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