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祸起萧墙
老高是县重点高中六十年代的高才生。他们那一届出人头地的人不少,据说读书时曾与他同桌的,现在当官了。真听他自豪地说过,没见他来往,更没求过什么事儿。这倒要归功于老高的骨气,有人也好奇问过,他会露出不屑的神气,想当年在班上,我的成绩比他好多了,只是……,没了下文。大概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不过让人能读出阿q:“当年我比你阔多了”意味。
老高是非常崇尚勤俭治家的,已达到了吝啬的程度。每月领了工资,只从中拿出很少的一部分,规定每天的用钱数,绝不能超支。每项开支绝对保证是必须的,是非用不可的,能省则省。每项开支都要上账,且做到日结月清。
上街买东西要货比三家,从街头走到街尾,锱铢必较,认钱不认人。其二儿媳娘家在街上开了一爿小店,本来这样的小店没有什么规模,全靠亲戚朋友们帮衬。可老高偏偏不到亲家小店去买东西,理由简单:不便讨价还价,有伤体面。
其实这也不能作为取笑老师的鲜活的材料。当年民办教师地位之低,工资微薄,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程庸在师范读书时好友岭哥当民办教师的报酬是一年500斤稻谷,分上下两季领取。走运的划在本庄内,如果本庄内民办教师人数过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