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山在那里
伏外道得力的助手,佛陀圆寂后事的料理更阿含的集结,都是由大迦叶主持的。而阿难不仅记忆非凡,更佛祖里外一切事务的总管,当然须臾不可有离了。”
“那迦叶尊者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威信和声望呢?”
“师父,这也正是弟子想请为之开示的地方?”
“迦叶出身名门,身份高贵,自幼聪颖过人,又博学多才多艺。对祭祀、天文、历算、工巧、因明、医药、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等世间知识和娱乐,无不涉猎,无不通晓,无不至情至性。而正是这种穷极一切的丰富广博更投入,使其对人心的贪欲和智慧的残缺更终极的遗憾,有了非常的感悟。加之对社会混浊状况的极为痛心和百般无奈,为求一己身心的些许安顿,因此年纪轻轻便出家修道了。”
“师父,人对眼前一物一事如稍多问几个为什么,时常都会满心迷惘,亦容妙书斋透世情,况人视野如此高广,所历如此丰富更深入呢?”
“是啊,生命的境界,往往与人的视野、识见及情愫的幽邃相关相联,世间如此,出世间亦是如此。高山之颠与霄汉之上,浩淼湖泊与茫茫大海,还真不可同日而语。所以,颇为自负且深受国人景仰的大迦叶在王舍城多子塔前相遇更大气象的释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