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章 宝林雾开
……
七嘴八舌之中,自觉不自觉的,人的意兴意向便渐渐汇聚曹叔良心思所在,无尽藏豁然之后念之所以了~~原来,曹候村所依所傍的妙水仙山,早在百多年前,就被认定是一块与佛法有着殊胜因缘的风水宝地……
相传梁武帝时,一个叫做智药的印度高僧云游到曹溪旁的云雾山时,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叫他停下了脚步一番远观近勘之后,便惊叹此山此水不但与家乡宝林相似,且还更有所胜。于是驻足,于是入定,于是对村民盛赞此山此水乃佛法宝地,并预言一百七十年后将有肉身菩萨于此山中大宏佛法真谛……
智药走后,虔诚的信众将此事报告给了地方,时任的候敬中一边上奏朝廷,一边筹划建寺。而笃信佛法的武帝得报,还特颁了“宝林寺”金匾以示志意……
盛况一时的宝林后来毁于战乱,早成废墟,但那印度高僧的预言不仅如仙雾祥云一般根植山里了,且还时时萦绕当地百姓的心底……
贞观以来,国泰民安,丰衣足食,更有人提出重建宝林以谢佛恩,以待预言里的有道之人。村里的财力当然不成问题了,但主事的曹叔良和几个特别富足的乡绅却对时兴的佛法怎么也提不起兴致,因此这事儿也就一直拖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