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76章 功能惊人的助手

一千万个同样智慧的人,同时同步、分工不同的步骤。

    这与实验室里不断寻找最合适技术是一样的道理,区别的是人比较聪明,可能会跳过重复的内容,但计算机比较死板,会一丝不苟的不放过任何一项。

    但优势是,实验室能有多少人?十几个专家是一组,土豪一点的可能有几十个,国际级别的可能有几百上千。

    但是它,能够同时作为一亿、十亿甚至更多的数量,去践行“勤能补拙”、“数量战胜质量”这种汪洋大海的理念。

    这之后如同杨铭猜测的那样,智能对已有的条件,进行了超过十亿次的尝试,最终拿出了当前条件下,最适合的结果。

    杨铭就在ar眼镜上看到了方案。

    排列第一的是一种能够增加230%功率密度,200%能量密度的基于锂体系的改良电池极限办法,从各种材料、设计图纸,步骤重点都一清二楚。

    在成本衡量计算上,它也通过互联网得到了最为接近的结果,也给出了误差值,因为网上的资讯,不代表现实里的一切。

    但是对于杨铭已经是相当精细了,忍不住的:“你这简直是外挂啊!”

    “谢谢先生!”它理解了这是一句夸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