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五十八章 叩儿爷

    当前,大多数文物的真伪还无法用自然科学仪器进行检测验证,依靠个人眼力的“目鉴”,仍然是玉器鉴识最通用的方法。因此,古玉收藏者必须靠自己修炼内功,不断提升识真辨伪的眼力,方为正道。

    杨奕再次捡起另外一件古玉,是一件很典型的造假古玉。

    玉石在古玩市场上,一直是一种抢手的艺术品,价值高,商贩的利润大。一些不法商贩作假玉来欺骗收藏者,牟取暴利。

    “现在,古玉造假,其手法独特,烧、煮、熏、烤、埋、腐蚀等等,不一而足。”

    杰仔很认真听,这样学,感觉要比自己看书自学好很多,看书自己研究,实在是太枯燥了。

    杨奕指着那块玉器表皮的一小层黄色物质,笑道:“这玩意叫橘皮纹。是因地温、地湿因素在玉器表面作用产生,也叫氧化突起,侧光观察时最明晰,用手摸上去又不明显。”

    “橘皮纹”作假,一般是把玉用酸腐蚀,出现类似橘皮纹,用手摸感觉很明显。据说“橘皮纹”作假的方法是清朝乾隆年间一位叫阿叩的造假高手发明,因此,这样的假玉又叫“叩儿爷”。

    要想识别此玉,得耗费长时间的 “盘工”—真古玉的 “橘皮纹”是“盘”不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