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节 林深时见鹿
差,被铜浪花记录下来,哪怕是一千年后,两千年后,都能看出端倪。
可以推测出秦淮倾倒铜液时的缓急,可以猜测秦淮倾倒铜液时的角度,可以由此明白,秦淮当时所思所想。
王羲之《兰亭序》有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文章可以传情。
艺术品也可以达意。
不得不说。
这种创作方式与像失蜡法截然不同,根本不必斤斤计较的刻画每一个细节。
更不用把一切都算计到精微。
只需跟着感觉,手上控制倾倒铜液的快慢,让铜液在寥寥几笔的模范中,绽放属于它自己的那一份流光溢彩、千姿百态。
……
铜液凉了。
秦淮将作品从已经干燥得裂开的粘土中撬出来,洗干净。
好像两颗树。
两颗黄山山顶的迎客松,枝干扭曲,宛如盆景中生长的奇树,枝叶则像极了灵芝,似有祥云缠绕,宛如仙家中物。
哪怕还未打磨抛光。
这件作品,就让秦淮十分满意。
当然。
抛光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