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节不计后果不留后路的尝试
样的作品,呈现出来的是道教老仙人的形象。
——白如象牙的双眉一泄千里,缥缈而有仙气。
这是古人的奇思妙想。
而这份创意,今人借鉴借烂了,一般的崖柏作品,七八成都是白发老翁的形象。
这也中华现代木雕的一个弊端。
——木艺师非常讲究材质的珍贵,如崖柏,如黑檀,如黄花梨,材质好,先天上占优势,加上古人有许多玩法,可以随便抄。
这便导致真正的创意无人问津。
但秦淮觉得,既然是奇木,那就不能千篇一律。
若把中华当代木雕作品浏览一下,不说百花齐放,但起码能看到许多璀璨的创意在闪光吧?
然而很可惜,并没有。
无非是抄抄敦煌,做做茶具、雕雕白发仙人、雕雕佛教菩萨。
现今市面上的木雕工艺品,百分之八十都是敦煌、茶具、仙人、佛陀……
一样东西,来来回回炒冷饭就不对了。
一千年前的东西现在依旧在玩,只能说明,很多木雕师都在偷懒!
思想懒惰。
这不是个体的思想懒惰。
而是一个行业集体的思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