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四十章 粗心与细心

还债的意思,当然是一种轻松的暗示。

    “其次,骗你的人骗你时不仅了结了你的业,同时他骗的行为也是在磨练你的道心,承办你忍辱等道业。因此作为修行者,在面对骗你之人时,应当以供养感恩本尊的心来观待对方。真修行者要这样做才行,若仅仅认为自己被骗就当还债了,那么你于被骗时仅仅得到忍辱的功德。在心态上,你只承办了看淡的一种心态,连看破都算不上。”

    这相当于把苦难当磨炼,把被骗当课堂。不仅要看淡,更要看穿。

    “若你被骗时,能以正观而观三轮体空,放下能骗、所骗及被骗物的执取,那么于此中即可承办无数功德,所以于此时当对骗你之人生感恩想。你更应该清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骗你的人如本尊及善知识一样是来帮你承办道业的。因此要于此诸人等生感恩想。”

    如果这样说,那烦恼即菩提,这句话也推导得出来了。佛教中,总有这种二元一元化的理论模式,至今,我跟万师兄也不太熟悉,这里面推导与认识的规律。但印象最深的是,佛教中总喜欢把二元的东西合在一起说,但又不像辩证法,搞出主要次要矛盾,搞出内因外因。

    “最后,在你被骗时你还应当具足忏悔的心,有了忏悔的心这个罪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