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武英殿议军
这次早朝在众位文官看来是一次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崛起的大会,一个个喜气洋洋,连散朝时高呼万岁也多了几分真诚和感恩。
无论是开国的太祖朱元璋,还是靖难后的成祖朱棣,都有明显的重武轻文倾向。别的不说,人寒窗苦读数十载,在官场上再摸爬滚打几十年,可能都没有一个世袭勋贵子弟的地位崇高。
而太祖朱元璋封爵的时候,第一批在洪武三年,一共分封了三十六位公候,从这一次的分封就可以看出,朱元璋极其重武轻文,三十六人中人中只有李善长、汪广洋、刘基三个文臣。
其中李善长被封为宣国公,汪广洋受封忠勤伯,这两位都受胡惟庸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
刘基刘伯温,在大战陈友谅之前就来到朱元璋身边,成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在日后许多重大战役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封爵时却排在最后一位,封了个诚意伯。
到了成祖朱棣重新分封的时候,文官竟然没有一个封爵,文官不能封侯的魔咒,还是直到朱祁镇当了皇帝才被打破,那就是三次征讨麓川,因功封靖远伯的王骥。不过他这个所谓的伯爵,据说还是王振在其中出了大力,否则能不能受封还是两说。
由此,在这大明朝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