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东厂的远大钱途
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举之后金钱铺路,仕途自然是一片坦途。就算家里没有念书的材料,通过贿赂、联姻等诸多手段,也能为自己找来合适的代言人。
这种情况在明朝末期发展到极致,一旦皇帝想在商税上有所作为,就必然会被商人在朝堂的利益代言人坚决反对,而且这样的抵制活动,几乎百分百成功。
“不言利,只言义”、“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所谓微言大义,这两句话成了秒杀一切加税“谬论”的超级大杀器,每每将皇帝治的服服帖帖。官商勾结之厉害,可谓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只要皇帝想要收商税,那全天下的人都会跳出来反对。
朱祁镇等不及户部尚书周忱在商税上想办法,这时候的官商勾结,还没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但提出来增加商税也肯定会遇到诸多阻力。
朱元璋当时提出与在士大夫共治天下,结果这些士大夫们没有想着如何治理天下,只是想着不断扩大自身的利益,彻彻底底变成躺在国家身上吸血的寄生虫。
所以,朱祁镇想到了东厂,对付不讲理的就得用狠人,朱祁镇琢磨出来一个损招。商税不是不能增加吗,那就干脆收过路费、保护费,反正东厂的名声本来就臭了,也不差再加上这一盆脏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