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权力再分配
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这套制度看起来十分完备,议政权分内阁,行政权归六部,决策权还在皇帝手中,瞧不出什么漏洞来,可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去执行,而当这个执行者是至高无上且缺乏监督的皇帝时,就给太监们钻了空子。
因为大小事宜都要皇帝批红,即使是机械的照抄一遍内阁的票拟,那也是一项海量的工程,而且枯燥乏味毫无乐趣可言。
所以送来的奏章,皇帝往往只是象征性的批上数本,就交给司礼监掌印太监代劳,有责任心的还在一旁监督一下,心大的就直接开心的玩耍去了。
一开始朱元璋招太监的时候,为了防止宦官干政,规定选进来的太监必须大字不识,只有文盲才能入选。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朱祁镇的老爹还专门下诏,设置一个名为“内书堂”的地方,供太监。原因很简单,批红的前提得先会写字啊。
写字的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用红笔批示处理意见是否可以执行。然而秉笔太监却不是说了算的,因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要再次审核一次,如果认为可以,就盖上公章。
如果司礼监掌印认为不合适,有权打回内阁重新走一遍票拟批红的流程。可气的是皇帝深处宫禁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