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批红之权
,就只剩下眼热了。
大明会典记述:君臣议政之时,“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
明朝只要皇帝见大臣,不管是什么场合,只要是皇帝说话,或者大臣对皇帝说话都必须跪着,如果想稍微移动一下,也必须跪着挪动皇帝吩咐完了,让大臣按照自己意思办事,大臣必须“叩头承旨”。
即使是贵为首辅,按照明朝礼仪,跟皇帝说话时也得跪,皇帝表扬得“叩谢”,皇帝说完走前也必须“叩头”。
朱祁镇对动不动就下跪颇有微词。其实早朝之前都磕头,作为一项礼节来说无可厚非,毕竟是从周朝就传下来的,体现了皇帝的尊贵。
在秦汉时期,官员议政时都是席地而坐,叔孙通为刘邦制定的礼法,仅仅是规范了朝堂秩序,就让高祖开心不已,声言:“今日方知皇帝的尊贵”!
到了宋太祖年间,官员上朝还是有位子坐,在各种场合都要跪拜皇帝的规矩,始于元朝,兴于大明,到清朝发展到了极致。
元朝实行跪拜很好理解,这是对汉人从行为到意志上的全面压制。朱元璋不仅沿袭了元朝的跪拜之礼,而且他使跪拜变得习以为常,任何场合,下官见上官要跪,官员见藩王要跪,任何人见皇帝都必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