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十六章 兴安的野望

在封建皇朝的一颗毒瘤。鉴于历史,明太祖朱元璋唯恐宦官专权,于是在洪武十七年老朱专门铸造了一块贴牌,悬挂在宫门之上。

    上书十一个大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违者斩!

    可诡异的是,这块铁牌上的旨意,并没有像朱元璋名目繁多的祖训那样被他的后世子孙牢记。铁牌逐渐被人遗忘,在风吹雨打中变得摇摇欲坠锈迹斑斑。

    到了王振掌权的时候,早都看着这块牌子不顺眼,干脆命人直接摘下来,扔到御花园的池塘喂鱼去了,吊诡的是,无论是内廷外廷,对此事都只字不提,仿佛从未发生过。

    明朝数的的上好的太监就有十多个,名垂青史的有七下西洋的郑和,领兵作战的刘永诚,为人正直的王安,还有陪着崇祯皇帝在煤山自尽的王承恩。

    王承恩虽然可能声名不显,可他孤身殉葬的事迹,竟然被取代大明的清朝皇帝十分推崇。顺治皇帝听说他的事迹之后,题下“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八个大字,评价不可谓不高。

    当然所谓的奸宦,可能更容易让人铭记,王振、刘瑾、魏忠贤、汪直,这些人的名字,因其罄竹难书的恶行,被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为后人所唾弃。

    细数这些名字,稍作分析就可以发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