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三百两黄金!
嚎啕大哭起来,涕泪横流,衣衫尽湿!
“爹呀,儿子们不孝,让您老人家失望了,呜呜!”
“子孙无能,门庭衰落,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啊,呜呜!”
……
五个胖子也加入了二重奏,或是顿足捶胸,或是以头触地,哭的一个比一个伤心。
李家父子如此痛哭,一半是做给薛羽看的,另一半也是真伤心了!
大明朝的科举考试太难了,称之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是一点也不夸张!
首先你得家境优渥,才有读书的机会,因为大明朝的务农、打工率是95%左右,有能力脱产读书的人口不到5%,你若投胎不好,生在了贫寒之家,这一关就过不去。
只有殷实人家,才有能力培养子弟读书,进而走上科举之路,第一关就是考童试,又分县试、府试、院试,全部闯关成功者,可以获得‘秀才’称号,而秀才的录取率仅为百分之一!
换算过来,大约两千个人里面,才能出一个秀才,妥妥的地方学霸!
之后是三年一次的乡试,也就是省一级的考试,通过者成为举人,成功率大约百分之二!
换算过来,大约十万人中出一个举人,绝对是精英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