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八章:清廷外交风波 揭露战争阴谋

。袁世凯率清兵击败了日军,镇压了政变,但是日本同清廷订立了《天津会会议专条》,规定中日两国同时从朝鲜撤兵,两国出兵朝鲜需相互通知。

    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对开战的要求更加的迫切,时任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第一次帝国会议的施政演说中抛出了所谓的主权线和利益理论,将日本本土作为主权线,中国和朝鲜半岛视为日本的利益线,声称日本人口不足,必须以武力保卫利益线,加紧扩军备战。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军节节败退,迫使向清廷乞援。日本认为发动战争的时机到了,向清廷表示,“贵国**何不速代韩戡?”诱使清廷出兵朝鲜。清廷派直隶总督叶志超和太原总兵聂士成率淮军精锐2000人6月6日后数日两批在朝鲜牙山登录,准备镇压起义,并通知日本。6月10日,朝鲜**和起义军达成了全州和议,清军未经战斗起义就平息了。6月25日,原定计划的第三批清军在牙山登陆,驻朝的清军总数达到2465人。当时的伊藤博文内阁正面临议会的不信任案弹劾,在朝鲜向清廷乞援的同时,日本通过驻朝鲜公馆探知清廷要出兵朝鲜之后,便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全力着手挑起战争。1894年6月2日,伊藤内阁决议出兵朝鲜。6月5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