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洪武盛世】
谗佞,贬斥忠良臣民愤怨,无所控告。恭愍王妃安氏深虑其然,命归私邸于一国大小臣僚、闲良、耆老、军民等以为军国之务不可一日无统,推戴臣权知军国事。臣素无才德,辞至再三,而迫于众情,未获逃避惊惶战栗不知所措。伏望皇帝陛下以乾坤之量、日月之明,察众志之不可违、微臣之不获已,裁自圣心,以定民志。”
之后礼部再以明太祖旨意答复道“高丽限山隔海天造东夷,非我中原所治!尔礼部回文书声教自由,果能顺天意合人心,以妥东夷之民,不生边衅,则使命往来,实彼国之福也。文书到日,国更何号,星驰来报。”
故此11月高丽新王再遣高丽艺文馆学士:韩尚质,到大明帝国上表称“窃念小邦王氏之裔瑶,昏迷不道自底于亡,一国臣民推戴臣权监国事。惊惶战栗,措躬无地间,钦蒙圣慈许臣权知国事,仍问国号,臣与国人感喜尤切。臣窃思惟,有国立号诚非小臣所敢擅便。谨将〈朝鲜〉(箕子所建古国名)、「和宁」(李成桂诞生之地)等号闻达天聪,伏望取自圣裁。”
最后礼部复以明太祖旨意答复“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体天牧民,永昌后嗣。”
于是〈朝鲜〉这一名称经过宗主国大明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